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因地制宜,构建农业产业精准扶贫长效机制,这10个典型案例值得借鉴!

2017-12-01 南方农村报 南方农村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首要条件。广东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开展以来,各地因地制宜,聚合科技、品牌、市场和互联网之力,积极探索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形成了“多元投入、长效运营、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大格局。


南方农村报记者苏晓璇 李丁丁 整理



1

立足当地水源优势

发展集装箱特色养殖



帮扶主体: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帮扶地区:韶关市翁源县翁城镇沾坑村

 

产业特色:立足当地水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展集装箱特色产业养殖,成为全省山区县第一个现代设施渔业示范点。

 

沾坑村水源丰富、水质良好,适合开展水产养殖。帮扶单位帮助该村筹集资金120多万元作为全村贫困户的股本,引入集装箱养殖特色产业项目,养殖鳗鱼、宝石鲈等高附加值海产品。项目第一期投资80万元,于今年初正式运营,上半年获利25万元;第二期投资40万元,预计全年可获利50万元。参与项目的46户贫困户,除了正常养殖收益,每年预计还可获得3000-10000元不等的股份收益。同时,沾坑村委通过参与项目管理,预计每年可获得15万元的集体收入。


该项目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为贫困山区县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发展路子,备受肯定,目前英德市、惠来县的一些贫困村已借鉴此做法开展集装箱养殖。


2

发展黄花菜产业

打造富硒产业带


帮扶主体: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帮扶地区:韶关市始兴县沈所镇沈南村

 

产业特色:引导当地发展黄花菜产业,成立岭南黄花菜合作社,打造生态富硒产业带。


帮扶单位帮助沈南村成立了岭南黄花菜专业合作社,40多户农户加入,其中8户是贫困户,一共种植黄花菜近100亩,计划打造生态富硒产业带。每亩预计可为贫困户增收1万多元。2017年黄花菜开始有收成,生鲜菜销往本地酒店,干菜销到广州、潮州等地,产品供不应求。2018年黄花菜产量将达到20万斤以上,产值在60万元以上。


3

打造“小坑土鸡”品牌

年产值超百万元



帮扶主体:深圳大鹏街道办事处


帮扶地区:河源市源城区陂角村

 

产业特色:帮助村民树立品牌意识,开展电商销售,提升产业市场价值。

 

陂角村有养鸡的传统,但养殖规模小,销路不好,收益不佳。驻村扶贫工作队考察后决定帮助村民成立陂角村养鸡专业合作社,打造“小坑土鸡”品牌。工作队申请注册了“小坑土鸡 44 34394 44 15275 0 0 2510 0 0:00:13 0:00:06 0:00:07 3015商标,还与河源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合作进行线上销售,每只“小坑土鸡”价格可达125元。目前,陂角村贫困户每年养鸡产值估计在100万元以上。


4

整合土地

发动村民规模种油茶



帮扶主体:中山市发展改革局


帮扶地区:肇庆市广宁县古水镇湘下村

 

产业特色:通过整合土地,发动村民种植油茶,实现规模经营。

 

扶贫工作队通过整合土地,发动村民种植280亩油茶,村民以原所有土地或资金入股参与分红。目前,湘下村已有600亩山林整合种植油茶,另有1300亩地有意向种植。


5

项目制规划扶贫产业 

保证贫困户长效收益


帮扶主体: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帮扶地区:梅州市五华县转水镇3个省级贫困村


产业特色:因地制宜,以奖代补,发展现代农业种植基地,拓展养殖产业,打造“产销”长效型经营机制。

 

帮扶单位结合当地较好的自然条件,把重心放到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上,以项目制运作方式,在三个贫困村分别制定出一套林地、畜牧、家禽、水产、电商平台五位一体的立体化产业帮扶规划,打造多样化的增收渠道。投资300万元的土鸡养殖公司让每个贫困户年增收700元以上;投资五华工业园160万元,使村集体每年有10%的入股资金分红;通过多种经营劳动,有贫困户一年增收1.5万元。广州地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广泛对接销路,保证了当地扶贫产业的稳定和长效。


6

实施“六+工程” 

打造“金坑金柚”品牌


帮扶主体:广州美术学院


帮扶地区:梅州市五华县梅林镇金坑村

 

产业特色: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六+工程”精心打造“金坑金柚”品牌,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脱贫路径。

 

驻村工作队充分挖掘金坑村的生态资源优势,通过“六+工程”:即合作社规范管理+专家技术指导+金苗计划培育+绿色生态种植+广美品牌设计+电商推广销售,精心打造“金坑金柚”品牌。今年上市的10万多斤金柚已经销售完毕,带动农民直接增收40多万元。指导种植大户联合成立梅州金进源金柚专业合作社,对“金坑金柚”进行统一的技术、资金、包装、销售等支持,高起点高标准发展金柚产业。目前合作社已建成500亩的示范基地,有55户贫困户主动申请加入,人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同时还带动了全村100多户农户种植金柚,“一村一品”的产业脱贫路径初步形成,大大提升了金坑村自身的“造血功能”。


7

因地制宜选种辣木 

打造“平邮”品牌


帮扶主体: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广东分公司


帮扶地区:梅州市五华县水寨镇平湖村

 

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助平湖村选种辣木,打造“平邮辣木”品牌。

 

驻村工作队发现该村的耕地以山地为主,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遂邀请专业团队对村内土壤进行检测,确定了产业发展方向——种植辣木。该村成立五华平邮种养专业合作社,并建立“帮扶单位+合作社+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的辣木种养示范基地。至2017年5月,全村辣木种植面积近80亩,62户贫困户入股辣木基地,带动30多户贫困户零散种植。2017年11月初,“平邮”有机辣木产品在邮乐官网上架销售。


8

整合零碎土地 

发展葡萄产业


帮扶主体:光大银行广州分行


帮扶地区:清远市阳山县阳城镇五爱村

 

产业特色:探索“并土地、享分红”模式推进土地置换整合,将零碎的耕地集中起来发展葡萄园示范基地。

 

针对五爱村白石脚村小组耕地少、细碎化严重、利用率低等情况,驻村扶贫工作队探索“并土地、享分红”的创新模式推进土地置换整合,将零碎化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葡萄园产业。首期约49.33亩用地共整合34户136人的土地,村民以流转土地整合份额及家庭人口为基数参与集体经济收益的分配,预计每户每年可增收3000元。驻村扶贫工作队大力支持该村小组发展产业,不仅投入10万元用于购买葡萄种苗,还先后几次带领该村村民到周边乡镇学习种植技术,并聘请专家指导。


9

筹资建设苗圃场 

打造电商龙头企业


帮扶主体: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帮扶地区:揭阳市揭西县金和镇山湖村

 

产业特色:筹资170万元建苗圃场,吸收贫困户劳动力,并积极推动苗圃场苗木电商销售,力争将苗圃场打造成“互联网+扶贫”电商龙头企业,形成脱贫长效机制。

 

去年,广东省交通集团通过多方调研后,确定苗木种植作为山湖村发展的主导产业,筹集资金170万元投建占地80亩的山湖村苗圃场,帮扶山湖村发展苗木种植产业。苗圃场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吸收贫困户劳动力,并以“提供幼苗、技术扶持、包购成苗”的方式带动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分散种植苗木。


帮扶单位还积极推动苗圃场苗木电商销售,成功举办“山湖村苗圃场电商推介会”,力争将苗圃场打造成“互联网+扶贫”电商龙头企业,逐步形成稳定的客户源和产业链,使主导产业在帮扶工作结束后能长期可持续发展,形成脱贫长效机制。


10

引入资金改造旧村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帮扶主体:汕头市农业局、汕头市农科所、中国人保财险汕头分公司


帮扶地区: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桥陈村

 

产业特色:开展旧村改造,建设农业生态旅游区,发展观光农业。

 

驻村干部调查发现,该村虽然经济发展缓慢,但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保持得很好,于是决定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将桥陈村打造成集农业观光区、湿地生态区与生活服务区为一体的美丽乡村,并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


帮扶单位一方面引导村民种植水稻、特色水果、荸荠等,打造农业观光片区,另一方面则引入社会资金改造旧村,形成潮汕特色老厝建筑群,同时建设310亩的湿地生态公园,将桥陈村打造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热文推荐

 


新乡贤是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重磅!广东3年投入500亿,补齐基层医疗卫生短板!未来医保缴费标准、乡镇卫生员补助…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很多人不在农村住了,为什么还要在老家盖一栋新房?看哭了…


惠州村庄兴起民宿热,有村民两个月收入20万元!管理却很尴尬…


村民土地有保障,外嫁女也能参与分红…广东高质量推进土地确权工作,确保农民利益!


为啥要“三清三拆三整治”?省委农办权威解答!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南方农村报

官方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